bodybaojian 发表于 2018-6-26 16:56:22

少上当,少花冤枉钱——辨别不同类型的苗

根据繁殖类型不同,将苗分为有性繁植与无性繁殖苗是囯际通行做法。
先说无性繁殖苗。
对本体的克隆,自身繁殖,既无性繁殖苗。
一,侧芽。一般在生长轴上出现,也有出在顶端,根部,根上的。
二,底坐苗。出现在底坐生长基质上,俗称砍头苗。
三,叶插苗。非母本完整枝叶繁殖而来,依赖于枝叶的根系繁殖而来。
四,组培苗。由母本细胞组织培育而来,市场化必然,体现了科技进步,为国际公认。
再说有性繁殖苗。
有性繁殖既植物交…配后播种而来。
细分下可分为两种﹕一,Seeding实生苗,两个同品种的植物交…配后播种而来。二,hybrid杂交苗,两个不同品种的植物交…配后播种而来。如玉露x日月潭——玉潭寿。
(待续)

bodybaojian 发表于 2018-6-26 17:28:16

作为一个爱好者,应该用一个平和心态去看待组培技术,不要随便听信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应该多上网查查关于组培和组培苗的信息和资料,这比道听途说更有意义。作为一个生产者,应该用一种发展和求知的态度去看待组培技术,组培技术是大势所趋,谁都无法改变,传统的生产育种模式必然会被新的生产育种模式所替代,这是生产力的变革。作为一个销售商,则应该用一种敏锐的眼光看到组培植物蕴含的重大商机,守住金字塔顶层的小众高端收益远远没有位居金字塔底层的大众普及,所带来的意义和效益大。最后作为一位“精品收藏者”,植物本身不是古董,古董越老越值钱,植物越新越值钱,我觉得把植物当古董收藏期待有一天增殖的观念,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了。不过组培的大量生产对精品收藏者冲击是有限的,因为收藏者往往都养着成株,组培苗充其量也只是小苗在繁殖,这个时间距离永远也赶不上的,所以未来会呈现一种苗便宜成株昂贵的局面,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趋势。

bodybaojian 发表于 2018-6-26 17:28:16

按照上面提到的组培快繁苗的几个问题,很显然,如果一个组培快繁苗进过硬化,甚至再经过半年到1年的温室驯化栽培,我可以很自信的说,任何人也区分不出来这是组培苗。那么我们如何尝试着去区分呢?1)首先就是看数量和是否有很多的同类苗,假设一个新品种,在短期内大量获得外观近似、大小近似的种苗,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怀疑这是组培苗,因为一般的大母本*砍头和叶插都无法获得超过10株以上完全一致的苗,一般都会有大小的差异。不过现在商家也很精明,可能不会一次性推出那么多,慢慢放到市场上。。。这就很难鉴别了。。。比如早两年见到的零星出现的鬼岩城,其实今天回头看看,已经有那么多一样的鬼岩城出现了,所以可以怀疑这是组培的,比如紫禁城、绿岛和某些品种白银这些都可以列入怀疑对象。但这里必须很客观地说,这些组培苗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有人说一些性状跟标准植物不同,我想这里面原因很多,跟当初搞组培快繁那么人选择的母本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跟后期栽培也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我自己就买了很多组培的鬼岩城作为杂交亲本,我觉得非常好,实惠高效!并且这些鬼岩城养一段时间后,窗也会变透亮(有人说组培鬼岩城窗是磨砂的),所以还是认为跟栽培环境密切相关。2)看苗的状态:没经硬化的苗一般是嫩绿色、水浸状、无根或有畸形根、细长像草。这些都是未经硬化组培苗的特点。如果我们拿到这样的苗,一般来说大多数爱好者都无法把他们养活的,因为硬化这一步是专业性很强的,必须给外源营养和激素维持才能顺利过渡。那么硬化后的苗,一般来说都是有根的,比较壮实,表皮浓绿或有特征的窗出现,这些苗是很难跟砍头苗区分的,只有极少数搞组培的人能分出来,当硬化苗在培养1年后,搞组培的人也去分不出来了~~:》3)苗的畸形:这种情况如果在市面上出现了,那么我首先鄙视搞组培的人。。。这种畸形苗一般要在生产过程中扔掉的。。除非财迷疯了才会拿到市面上欺诈。畸形苗很难硬化,往往这种畸形苗是指没有明确生长点的苗,或者叶子严重扭曲变成包裹状态,新叶无法正常萌出。如果叶片只是半包裹或有多个生长点,且生长点明显,这种情况不属于畸形苗,只能算丛生苗早期未分离状态,这种苗可以硬化和正常栽培。成株的侧芽,由于内源激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叶子半包裹或扭曲,而我们用激素处理砍头株或叶插,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丛生苗的,因此只要不是特别畸形的,并无法认定是组培苗。4)根原基畸形:有经验的组培快繁者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那些经验不足的人才会把这种”特征“留给大家去鉴别:》其表现刚才已经讲过了,假设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用小刀切掉再发根就ok了~~~~5.哪些说法被大家误认为是组培快繁苗的特征?1)基部横切:这个不用说了。。。几乎所有无性繁殖法都会有基部横截面,有的人为了美观喜欢把这个面修成球面。。。总之这个很显然不是组培快繁的标志;2)不出根:这个我觉得更显然了。。。出根与否跟很多因素有关,尤其是栽培环境。除非我们拿一个严格的侧芽做对照,如果另一个不出根,那么可以怀疑是组培快繁的(还是指未硬化的)。经过硬化的苗,是很容易发根的。。。甚至部分硬化后的苗移栽后3天就出根。。。比正常苗还快。。。3)干瘪:只有未硬化的苗可以干瘪为区分特征,但是这种苗一般都活不了,因此也不能作为一个标志。很多苗由于比较小,经过运输都会脱水,脱水处理也是为了萌发新根作准备,所以这个说法也不攻自破。4)不结实:刚才也说了。。。组培苗一般表现为易于结实。。。正好相反。。。。5)丢失性状:这个问题在我们买到小苗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长大才行,很多性状都是年龄、营养和环境依赖性。。。问题很复杂,所以这个也不能作为标志。客观地说,组培快繁是跟砍头叶插一样,完全保持基因组的方法,应该不会出现异常。由于激素的作用引起的突变,只是极个别的情况,这种突变个体一般都会当作新品种或珍品了,不会当一般苗去卖。。。6)畸形:只有严重畸形才可能质疑是组培苗,这并不是金标准。一般的无性繁殖苗,刚开始没有几个是不畸形的。7)对栽培者身体有危害:这个说法包括说组培苗可以导致不孕不育、致癌。。。。很荒谬。。。。听完之后当笑柄好了。。。

bodybaojian 发表于 2018-6-26 17:28:16

必须肯定的是,未来的多肉繁殖比拼的是科学技术,组培是大势所趋。组培技术的渗透和组培技术自身的完善可以带动育种、精品种质保存和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传统的繁殖方法会逐渐的退出生产舞台,也可能多肉这个领域会滞后一些,但是趋势无法改变。就如同大家都穿西装,我还在穿树叶;大家都开汽车,我还骑马。。。道理一样。。。9.综上:
1)组培苗的鉴别要根据组培苗的阶段来区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金标准,只能推断无法判定,更多的则是*商家的诚信来决定的。2)组培快繁苗经过严格的硬化和驯化栽培,与一般无性繁殖苗无异。3)深刻理解组培技术本身有助于我们客观的对待组培快繁植物,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它们。4)强烈建议,搞组培快繁的意义在于普及部分品种,以扩大爱好者群体,归根到底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的,更有助于多肉圈子的发展!眼光放远一些,组培苗大可不必当精品苗那样去卖!虽然获得了眼前的少数利益,但是丢了更远大的发展,丢了整个多肉事业持续性。用谣言蛊惑大家,误导大家对组培苗认识的。。。不但无法获得持久的利益,更可能搅乱整个市场,弊远大于利。一个长久的商家,是不会掩盖自己的行为的,一切都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不会发霉,才可以长久的动态运转,否则就成为死水一潭。


(文﹕岩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少上当,少花冤枉钱——辨别不同类型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