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加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首页
Portal
圈子
BBS
积分商城
多肉信息
多肉百科
多肉商圈
多肉答题
搜索
搜索
经验交流
多肉之最
园艺景观
多肉活动
买家秀
互助解答
达人访谈
种植养护
百科大全
知识宝典
多肉病害
精品萌图
十二卷
景天水泡
多肉商圈
附近大棚
商户名片
抢购商城
批发货源
大棚基地
申请加盟
多肉王国
积分兑换
多肉拍卖
自由交易
站务公告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本版
帖子
群组
用户
多肉植物_多肉王国
»
圈子
›
肉友交流
›
产业资讯
›
2019多肉产业趋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19多肉产业趋势
[复制链接]
3091
|
0
|
2018-10-4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7月14日,第三届云南多肉产业论坛在滇池会展中心举行。
云南省多肉植物产业协会会长严春新表示,此次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多肉从业者与会,一方面反映了多肉产业不断壮大、从业者增加,产业具有强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家对多肉发展现状的担忧。一场论坛,不能直接告诉各生产基地要怎么做,但能给大家提供信息借鉴,以减少盲目投资和不理性降价。论坛上,演讲嘉宾就不同产区、品种、电商行情做了深入分析,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福建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朱毅斌
福建闽南多肉总经理朱毅斌
**:小农、低价、仙人掌复兴
福建省的多肉生产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九湖镇的邹塘村和百花村,这两个地方花卉发展历史悠久,很多都是从父辈就开始种花。随着城市建设,部分土地遭遇拆迁,所以生产开始转移到程溪镇,总面积在2000亩左右。
漳州的多肉生产以家庭农场模式为主,也就是每家自己劳动力在生产,面积多在3亩至7亩,多是自家土地,少量租地,一些农场生产面积可达20亩。漳州生产多肉的家庭农场约为500户。
福建的多肉种植兴起较早,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小规模种植,但当时推广不是太好,2005年出现小高潮,主要依靠市场经销商。福建多肉真正火起来是2013年以后,那时信息灵通,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之后几年井喷式增长,小盆栽、仙人球种植者都转向多肉种植,2016年达到顶峰。2017年,景天科多肉生产扩张停止;2018年,市场急转直下,农户又开始向仙人球、小盆花转型。
福建的景天科多肉品种单一,各家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因此销售压力最大,今春滞销率约为40%。十二卷相对稳定,其时间周期较长,相对于景天来说价格下滑不算明显。之前被淘汰的仙人掌科植物今春销售火爆,价格高、供不应求,现在很多嫁接仙人球还没完全长根就被抢购一空。
去年春季,漳州的景天滞销,因此开始盛行“药锦”。由于当时市场的多肉锦变品种少、价格高,因此去年“药锦”在市场上销售较好,高峰时每箱价格在200元左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基地的库存压力。今年春天,由于“药锦”供应量较大、品种单一、有褪色及死苗问题,因此销售出现压力,一般每箱价格维持为五六十元,比普通产品价格略高。且喷药处理后,高温季节损耗会大大增加,因此后期“药锦”抛售时价格低至100元3箱,这使得农户亏损。
福建市场销售季节性强,销售旺季在春天,其他季节属于淡季。在早春,漳州多肉在各地线下市场占据60%至80%的市场份额。漳州的小规格产品多,云南也会去漳州进购小规格产品,所以漳州货在线下市场占比较高。
由于福建的景天科多肉品种单一,且种植中度夏困难、难上色,生产中大水大肥的方式也使得福建货运输货损严重、货架期短,因此福建景天科多肉的种植面积正大量减少,种植趋于理性。湿热气候对景天科不利,却是十二卷生产的良好环境,如‘樱水晶’生长5个月就可出货,比云南的生产周期缩短半年以上,因此在十二卷生产上仍相对有优势。现在福建仙人球种植面积开始增加,多肉植物种植总面积的20%至30%划归到仙人球领域,这里播种出苗率高、生长快的特点,使福建地区重新成为重要的仙人球种植产区。
山东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王新国
山东铭园花卉总经理王新国
**:滞销、转变、流通优势
首先看一下去年和今年的生产情况对比。
2017年,青州在山东省生产占比最大,在78%左右;其次为济南,占据10%。而2018年,山东整体产量较去年缩减12.5%,其中青州占比下降为70%,济南占比下降为8%。生产缩减肯定不是一个企业退出导致的,据估算,今年会有30%左右的生产户退出。在山东,80%的多肉生产者是由传统花卉转型而来,那么当单棚销售利润不如预期,比如每棚销售额低于5万元时,种植者就会转投其他品种。
目前,山东的生产设施整体优于云南,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比如济南山盛、东营双福、青岛慢悠、青州七叶树和铭园等,当然青州数量最多的还是农户大棚。估计青州本地现有多肉种植面积为5000亩,每年生产成品及种苗约5亿株。
多肉之所以能成为产业,电商占据了很大功劳。2016年第一季度,山东电商交易额为5771.13亿元;到2017年全年实现3万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山东电商交易额达到1.56万亿元,同比增长30.2%。所以,我们也要积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新趋势,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多肉发展经历了几个过程和转变。最初多肉是玩家消费,而现在则形成产业,变成规模化种植。曾经有人对我说,多肉在日本是贵族专属,而在我们这里却平民化,这没什么不好,我们就是要走大众路线。多肉一朝被电商点爆,随后有广大专业生产者加入,开启了暴利追逐时代,直到爆棚。所以,多肉产品不断优化、品种不断更新、生产设施优化、区域化特点突出,形成云南、山东、福建三分天下,形成一个特殊的产业链条,与传统花卉并存,但又略有不同。
针对山东多肉的未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第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追求品质,向商业化发展;第二,规模化企业需要尽量完善品种门类,增强企业弹性;第三,中小型生产企业提高专业性生产,合理规避同质化,不盲目跟风,做自己有个性的产品,不能家家做“桃蛋”;第四,打造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做到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系统化、差异化,有了差异化,才能更长久发展;第五,有能力的生产者应该直接做终端销售,比如今年多肉的线上店铺增加了6000家,很多都是年轻人在做,这就很好。
青州最大的优势是流通优势,因此未来的多肉市场必定有青州的一席之地。
福建多肉生产场景
上海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邱永利
上海小邱多肉总经理邱永利
**:萎缩、边缘化、番杏主场
针对上海的多肉产业,我想从产品和种植户两个角度来说。
多肉植物是一个大的类别,大家接触景天科最多,此外还有百合科、番杏科、龙舌兰科、大戟科、摩罗科等。百合科十二卷属和番杏科目前相对“热”一些,特别是番杏科今年销售非常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景天科,这不仅限于上海,而应该把江浙沪划分为一个产区。从产销现状来看,江浙沪在品种、产量、产品标准化、规模等方面逐渐被山东、云南、福建超越。山东和福建的生产者不少是由传统花卉生产者转型而来,有生产基础,因此上海在种植技术及生产管理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由于上海土地成本偏高、人工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不能和山东及福建相匹敌。在生产品质方面,江浙沪地区也不如云南,这是地域气候问题,特别是夏天的颜色和死亡率是大问题。
从十二卷属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已经从日本等地引入十二卷品种,并且在杂交繁育方面有成果,因此在十二卷品种方面,上海是全国之首。上海生产的十二卷产量、价格都不能和漳州、山东相比,因为设施投入等问题,上海的十二卷品质与福建、山东近似。
江浙沪地区的番杏科多肉在种植规模和品种方面是全国之首。番杏科的发展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多年积累使得江浙沪地区在番杏科方面有明显的种源、技术、产量和价格优势。上海生产的番杏科多肉品质与山东类似,高于漳州,由于母本充沛,其同等品质的产品价格低于上述两个地区。
上海多肉种植起步较早,但由于花卉产业基础薄弱,上海种植户多缺乏种植经验、标准化意识薄弱、产品成品率低、对产品和市场认知不够深。同样,上海生产的多肉产品同质化严重,80%左右是景天科,品种繁杂,单品产量较少,多数基地无自身主打产品。因此,一部分景天科种植户从2017年开始就陆续转移至云南生产,种植逐渐外迁。
从产销情况来看,景天生产在上海大势已去,但十二卷在上海依然具有一定优势,借助于历史积淀,未来上海将是番杏主场。
云南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陈鹏
云南萨库仑园艺总经理陈鹏
**:品相好、电商猛增、定位成品产区
多肉的过去是一头“风口上的猪”,云南也不例外,前两年同样生产高速扩张、销售行情火热。
现在云南多肉的总种植面积约5000亩,居全国前列。多肉生产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斗南周边、昆阳、宜良、嵩明等地。近几年,云南的多肉品种得到极大丰富,但品种仍相对单一,几乎都是景天科多肉,且以大盆径为主。
近两年,云南的多肉产业快速发展,在品种、品质和渠道方面都有表现。首先,云南的多肉原本依赖外地引种,但随着生产扩张,部分种苗品种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现在一些基地引种时主动提出要云南本地货,而以前由于产量少、价格高,云南生产者很少本地引种。其次,由于云南气候优势明显,本身适宜种植多肉,再加上种植经验不断积累和提升,因此产品品质领跑各产区。再次,云南原本依赖线下市场销售,而现在微商、网上直播等为整个行业注入强心剂,这些销售方式目前在云南的表现比较不错。
然而,云南多肉产业现状也不容乐观,特别是2018年以来,单价持续下跌、销量持续下滑。以前大家通过降价促进销售,而现在这个策略失效了。
我认为,行情下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供求问题,供应量增加而需求在减少。首先从销售上看,以前行业的销售模式更倾向于整单,现在销售环节去库存进程加速,由此订单也趋于零散化。另一个表现就是生产基地扩张步伐放缓,种苗需求量急剧降低。今年很少有大户继续投资,种苗原本作为销售市场的主力支撑之一,种苗需求下滑,多肉总销量自然也就下滑。第三点是后期进场的基地从需求方转变为供应方,出货量开始激增。以前大量的新基地是种苗需求商,现在则转化为成品生产商,供需角色转化。
关于云南多肉的未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意见。
关于“洗牌”,我认为行业调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短期内不会有大量参与者退出,但我认为行业不会重重地摔下去。首先,多肉植物本身的习性,时间附加值很高,而不像鲜花,时间会使其贬值。其次,云南产区从业者构成与其他产区有差别,其类型更丰富,不像山东、福建花卉种植出身较多,如果行业发生变动,云南的多肉从业者退出成本会更高,他们很难再从事原行业。再次,小基地运营成本低,多是夫妻或一家人做,更有可能一直坚守;大基地前期扩张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压力大。
现在互联网、房地产、家装行业都在谈论“下半场”,鲜花行业也在谈论“下半场”,那么多肉的“下半场”又会如何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风口关闭了,但并不代表行业没落。
其次,景天科告别童年,步入成熟期。大家说多肉难卖趋势并不准确,应该是多肉苗不好卖,但成品市场依旧有空间,所以下半场并非“全剧终”。
再次,番杏科和仙人掌科品种丰富,云南目前种植量很少,虽然没有先发优势,但种植方面亦无明显劣势,在上色、生长量方面与其他产区相比不差,所以机会犹存!
就云南产区来看,多肉未来需要在如下方向“使劲”。一是必须做到产品化,这就要求从业者从应用场景出发来打磨产品,没有一种产品是万能的;实现从品种到品质再到产品的产业升级路径;玩家市场利润率较高、市场规模较小,而大众市场利润较低、市场规模较大,需要从业者慎重选择发展方向。
二是要实现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结果的确定性。从技术层面讲,解决一些品种的繁育、种植等技术问题,可能带来新的回报;设施升级则能快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增加抗风险能力,如增加台车、喷灌设施等有助于节省人工、提升效率;做好生产计划,根据自身能力制定产能和产品最终形态;做好流程管理,提高结果确定性和可复制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排产计划,让生产与管理和销售相匹配。
完成上述两步,就可以实现生产的中心化,将云南的气候优势与完善的配套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中心化进程,让云南成为多肉成品的主产区。
山东多肉生产场景
云南多肉生产场景
[size=0.83em]20180806102813512.jpg
(135.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 分钟前 上传
上海多肉生产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沉默卡
变色卡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十二卷、龙舌兰、芦荟、脂麻掌
景天科/水泡(景天科天锦章属)
嘉江悠悠
20
主题
164
回帖
563
积分
渐中肉毒
渐中肉毒
, 积分 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7 积分
渐中肉毒
, 积分 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7 积分
积分
563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金肉美图
买家秀
产业资讯
多肉美文
肉友问答
达人访谈
图文推荐
摆摊卖多肉
2022-01-10
堆图...欢迎吐槽……纯新手,为了画多肉入的坑(至今没有画一 ...
2018-05-25
热门排行
1
征集多肉王国宣传语!
2
摆摊卖多肉
3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4
多肉露养全状态
5
【羊驼的肉】只想正经的晒一次肉( ͒•·̫|欢迎捧场
6
开启新一年的春天
7
穷酸的开箱贴,就一颗,但是超爱啊,十厘米,110。去年在贴吧 ...
8
来来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简单易懂多肉出锦方法,看到就是赚到 ...
9
带娃儿去摆摊儿吧。
10
只有养多肉的人才懂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