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多肉植物管理月历

[复制链接]
我来自长沙 | 2018-7-5 0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
11月是秋天的尾巴,冬季的开始。南北方的温度相差很大,但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继续下降,不时有寒流南下,夜晚常有霜冻发生,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雪的可能。但本月还不是全年中温度最低的月份。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南方一些地区和北方的温室内,薯蓣科的南非龟甲龙、风信子科的弹簧草以及景天科的雪莲、吉娃娃、清渚、小蓝衣、御所锦、火星兔子、球松;芦荟科的卧牛、万象、玉扇、玉露、炎之塔、西山寿、风车、天使之泪等“冬型种”和“中间型”的多肉植物还能继续生长;而在较为寒冷的北方若无保暖措施,则生长缓慢,甚至完全停滞,番杏科的生石花属、肉锥花属的多肉植物外表虽然看不出来太大的变化,其内部却在孕育新的植株。龙舌兰科的雷神、甲蟹、辉山、血雨、冰山,大戟科的皱叶麒麟、彩叶麒麟、玉麟宝、金麒麟、春峰之辉、布纹球、鱼鳞大戟;夹竹桃科惠比须笑、光堂、棒槌树以及大部分种类的仙人掌科植物等“夏型种”多肉植物的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在北方,本月初就要将多肉植物移入室内养护,以免遭受冻害,尤其是夜晚的霜冻;南方的入室时间可推迟到本月中旬。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若遇寒流或其它恶劣天气都要将其移入室内,以防受损。对于大多数种类的多肉植物,在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的条件下,冬季能耐5℃左右的低温,虽然有些种类的多肉植物低于0℃也不会死,但会留下因冻伤引起的黄斑,其中大戟科的春峰之辉、金麒麟,夹竹桃科的沙漠玫瑰、光堂、惠比须笑等耐寒性较差,最好维持10℃以上的温度,而生石花、景天、肉锥花、仙人掌类、龙舌兰等则有较好的耐寒性,5℃左右可安全越冬。无论什么样种类的多肉植物都要避免雪、霜与植株直接接触,以免冻伤。
在浇水上,如果不低于10℃,“冬型种”和“中间型”的多肉植物都能生长,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浇水时间应掌握在上午10点以后,水温不能太低,最好不低于20℃,以免因水温过低对植株造成伤害,严重时造成烂根,最后整个植株死掉。若温度低于10℃就要控制浇水了。“夏型种”多肉植物则要控制浇水,尤其北方地区在低温时更要注意控水。
本月一般不施肥,但如果保温措施完善,也可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施用少量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以满足生长的需求,肥液宜淡不宜浓,以免造成肥害,也可将颗粒状缓释肥料放在盆土表面,供植株慢慢吸收。“夏型种”的多肉植物则要停止施肥。
本月所有类型的多肉植物都要尽量给予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会使正处于生长期的品种植株徒长,株形松散,特别是一些呈球形的种类,其顶端生长点会突然变细,形成一个近似于圆锥形或圆柱形的小凸起,景天科的雪莲、静夜、东云等莲座状植株会变得株型松散,不紧凑,这些都严重影响观赏,而光照不足再加上高温、盆土潮湿,更容易造成这种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长势减弱,乃至腐烂。因此栽培中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利的环境,若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可适当降温,控制浇水,使其长的慢些,以保持株型的美观。
本月番杏科的怒涛、金铃、五十铃玉以及生石花属、肉锥花属的一些种类,芦荟科的万象、玉扇都在开花,应注意进行授粉,以获取种子。若保暖设施较好,温度稳定,景天科的石莲花、黑法师、雪莲、吉娃娃、球松、爱染锦、绿龟卵;芦荟科的玉扇、玉露、寿、冬之星座等瓦苇属多肉植物以及卧牛、恐龙等“冬型种”和“中间型”的多肉植物可进行扦插、分株繁殖。番杏科的肉锥花属、生石花属的种类可继续进行播种、分株繁殖。
本月还可继续出售、购买不带盆的裸根“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而龙舌兰科、夹竹桃科等“夏型种”多肉植物最好购买在盆中生长一段时间,已经“伏盆”的植株,以免因气候的原因,使得这些植物难以发根,不能安全越冬。对于新购的植物,除了检查是否有害虫外、病斑外,并对其进行处理外,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网上交易或者其它长距离运输,更要包装严密,可用棉絮多包裹几层,进行防冻,如果最低温度0℃,就不要进行网上交易了,以免路上受损。
我来自长沙 | 2018-7-5 0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月
12月是一年中较为寒冷的一个月,同时也是光照时间最短的一个月,因此本月多肉植物管理应以保温和增加光照为主。在本月如果温度适宜,景天科的银星之光、雪莲、东云、魅惑之宵、静夜、熊童子、灿烂、小人祭、球松;番杏科的帝玉、毛肉锥、安珍、生石花、绫耀玉、新妖;风信子科的弹簧草;芦荟科的玉露、万象、玉扇、寿、冬之星座、瑞鹤、卧牛;菊科的蓝松、绿之铃、京童子、银月、新月等“冬型种”多肉植物和“中间型”多肉植物都能生长,而龙舌兰科的普米拉、辉山、姬乱雪、龙雷、王妃笹之雪、树冰;风信子科的大苍角殿;薯蓣科的墨西哥龟甲龙;萝藦科的丽钟阁以及仙人掌科、夹竹桃科、大戟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夏型种”多肉植物由于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生长,故一般处于休眠状态。
由于本月气温较为寒冷,所有的多肉植物都要移至室内养护,一般来讲“冬型种”和“中间型”的多肉植物夜间最低温度宜保持5℃左右,并维持有6℃至10℃的昼夜温差,在此条件下,植株可继续生长,其生长速度根据种类和栽培环境的不同而异。若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左右的低温,有些种类甚至能耐0℃左右的低温,若温度再低,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有些种类产生因冻害形成的瘢痕,因此为了安全保险起见,越冬温度最好不低于5℃。北方地区大部分家庭本月已经供暖,即便是没有暖气的家庭也生有炉子或其它的取暖设施,多肉植物的摆放位置应离暖气片有一段的距离,以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夏休眠”,并注意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昼夜温差。“夏型种”的多肉植物宜保持5℃至10℃的温度,温度过高会造成植株徒长,影响休眠,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并影响株型的美观。
加强光照也是本月多肉植物管理的重点,不论什么类型的多肉植物都要尽可能多的接受阳光照射。如果家庭栽培环境不好,只有一小部分地方能够接受阳光的照射,可将正处在生长期的植株摆放在这里,使其接受阳光的沐浴,健康生长,把处于休眠期的植株放在光照稍欠的地方,并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使植株在睡眠中度过寒冷的冬季。
“冬型种”和“中间型”的多肉植物在10℃以上可正常浇水,以满足生长的需求,但水量不宜过大,水温也不宜太低,最好在20℃至30℃,浇水时间可在晴天的上午10至12点。北方地区若室内有暖气,空气会过于干燥,这对空气湿度要求稍高的瓦苇(十二卷)之类的多肉植物生长很不利,可适当向植株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但水珠千万不可长时间滞留在植株的中心位置,以免造成烂心,盆土也不宜长期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夏型种”的多肉植物则要严格控制浇水,像白檀、龙王球、仙人掌等种类甚至可以完全断水,使其彻底休眠,有利于来年的开花。
本月一般不施肥,但如果保温设施完善,能有持续的温暖环境,对生长旺盛的“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也可施些薄肥,但不宜过量,以免造成肥害。
由于冬季门窗封闭,室内的通风很少,而且北方室内有暖气或取暖炉子,温度相对较高,很容易滋生杂菌,造成植株腐烂,因此可定期喷洒多菌灵之类的杀菌药物,以防止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软腐病的发生,最好是几种不同的杀菌药物轮流喷洒,以免产生耐药性。
在温暖的室内,本月可扦插或分株繁殖景天科的雪莲、东云、魅惑之宵、吉娃莲、球松、黑法师、小人之祭、爱染锦;芦荟科的玉露、玉扇、寿、冬之星座、帝王卷、龙鳞、卧牛等冷凉季节生长的多肉植物。也可播种生石花、肉锥花、万象、玉扇、卧牛等种类的多肉植物。还可在附近的花市或大棚继续购买、引进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但要避免网上邮购,以免路途中将植株冻坏。
本月随着圣诞节、元旦的临近,还可用正在开花的长寿花、蟹爪兰以及山吹、绯牡丹、金晃、金琥、观音莲、吉娃莲、虹之玉、黑王子、黑法师、灿烂等色彩鲜艳、株型美观的多肉植物制作组合盆栽装饰居室,以增加节日欢乐喜庆的气氛。
我来自长沙 | 2018-7-5 0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根据个人经验写的,可能存在着一些错误,欢迎指正。
该系列以《多肉植物管理早知道》为标题,在2012年的《花木盆景》杂志作为系列连载刊出。
下面是对该系列的总结




多肉植物的误区
历时一年的“多肉植物管理早知道”连载终于完工了,这个连载是本人“玩”多肉植物20余年的经验总结,并得到了圈内一些资深爱好者和仙珍园论坛内不少高手的帮助,他们或提供自己多年的经验,或提供拍摄方便,有的干脆直接提供精美的图片,特表示感谢。尽管如此,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挂一漏万,文章中也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是错误,恳请各位师友不吝赐教,指出错误,本人在此深表谢意。
在多肉植物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影响着日常的管理,从而造成误区,导致栽培失败。下面就是几种常见的误区。
耐旱与喜旱
逛花市,买了盆精美的“肉肉”,卖花的老板一定会嘱咐你:“回家后千万不要浇水,半个月后再稍微淋点水。…….”,按照这种方法管理,植物的确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死亡,但也不会生长,即便是生长也是极为缓慢,而且植株干瘪,缺乏生机,严重影响观赏。那么,耐干旱的多肉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超出了这个度,必然会造成不良后果,多肉植物的耐旱能力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植物必定会受到伤害,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
大多数种类的多肉植物的确耐旱,但耐旱并不是喜欢干旱,尤其的是长期的干旱。在生长旺盛时,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水分供应,这样才能使植株生长旺盛,生机盎然。多肉植物在浇水时一定要浇透,使多余的水分从盆底的排水孔中流出,这样可将土壤或水分中所含的无机盐等物质冲出,避免其附着在根上,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严重时还会造成烂根,使植株常年不长,半死不活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浇透水外,在浇灌芦荟科瓦苇属的玉扇、万象、寿、玉露的时候,还可用盐酸将水的ph值调节到5.2左右,在植物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将附着在根部的无机盐冲掉。但休眠期就要严格控制浇水了,不少人栽培多肉植物失败的原因都是“手痒”,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在休眠期浇水不当而导致植株烂掉,因此在休眠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切莫盲目浇水。
被晒熟了的肉肉
8月中旬至10月初,我的几盆放群生的肉锥花还有几株生石花,放在阳台内侧,早上还是好好的,到了下午竟然成为白色,像是蒸过了一样,原来是被强烈的阳光晒熟了植物也就呜呼了;还有几棵寿的中心部位的生长点也被晒熟了,尽管植株没有死,但株型已经彻底被毁掉,没有观赏价值了,而且也不能再生长了,只能当做繁殖的母株,使其出侧芽,繁育新的植株。为什么炎热的夏季,这些植物没有被晒伤晒死,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反而被晒的死的死,伤的伤呢?
据我个人观察和分析,夏天的阳光虽然强烈,但是直射的,照不到阳台里面,再加上植物本身处于休眠期,自然安然无恙,而到了秋天,阳光是斜射的,能照射到阳台内侧,而且秋天的气候特点是天高云淡,空气的通透性好;再加上植物开始生长,其植株生长点附近的新叶较为娇嫩,自然容易被强烈的阳光灼伤,甚至晒熟,尤其是清晨喷水后,在晴朗的天气里,水珠聚集在植株的生长点,呈凹透镜状,其局部温度极高,更容易将植株灼伤,本人的一棵金铃就是这样死去,因此在秋季浇水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在早上或者中午前后阳光强烈的时候浇水,最好在傍晚太阳下去后再浇水,以免造成损失。此外,长期在室内或者其它光照稍差环境中栽培的植株也不要突然拿到烈日下暴晒,以免灼伤植株。
但在生长季节一定要给予充足的阳光,以免因光照不足引起植株徒长,降低观赏价值,冬天由于温度低,日照时间短,更要给予充足的阳光,以使植物健康生长。还有人喜欢将盆栽的多肉植物长期放在室内的电脑桌上或茶几、书桌等处欣赏,据说这样能防辐射,这样时间久了很容易因光照不足造成徒长,从而影响株型的美观。
小贴士
多肉植物能防辐射吗?
放在电脑旁的多肉植物能吸收辐射,在很多人心中已成为“科学常识”。它们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呢?其实这种“防辐射”功能是商家为吸引顾客,促进销售“吆喝”出来的,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多肉植物能防电脑辐射的流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来自上世纪80年代瑞士沙尔多纳地球生物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科研人员找来一群经常头疼和疲劳的白领,在他们办公桌上的显示器旁摆放一盆仙人掌,两年后发现,这些人的头疼和易疲劳症状消失。后来,不知哪位好事者提出,很可能是因为仙人掌吸收了显示器释放的射线。这个说法被人们轻易相信并流传至今。然而,这项研究压根没有检测显示器周边的电磁辐射强度。而仙人掌类植物属于多肉植物家族中的一员,进而引申,一些商家就把所有的多肉植物冠以能够“防辐射”的功能。
还有人认为,仙人掌之类的多肉植物因为长期生长在热带沙漠地,其吸收日光幅射的能力强,放在电脑旁可防止电脑幅射,其实这完全不是一码事,抗阳光照射不等于能吸收电磁波辐射。
我们知道,电脑释放的射线是以直线方向朝四面八方前进的,遇到某些阻挡物(包括多肉植物)后会被阻隔,而放在桌上一角的多肉植物不是抽油烟机,没有使射线弯曲后被吸收的本领。“如果用多肉植物防辐射的话,就需要用大量的植物将电脑包围,与人彻底隔绝。”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说“多肉植物能防电脑辐射”完全是一个“传说”。其实,凡是生物体都有吸引辐射的功能,但这种功能比较弱,或许有些植物对电磁辐射的耐受力强些,但绝没有任何一种植物能通过吸收辐射源发出的辐射,使它旁边的人免受或少受有害辐射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