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不起眼 致富挑大梁

[复制链接]
查看1354 | 回复0 | 2019-2-28 2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肉”不起眼 致富挑大梁
张红志正在温室大棚内整理多肉植物:“沾花惹草,这里最好。”2月21日,还没走进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多肉植物大棚,记者就被门口小黑板上的字逗乐了。走进大棚后,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瞬间模糊了记者的眼镜。记者拭去镜片上的雾水,一个琳琅满目的多肉世界展现在眼前,造型各异、憨态可掬的“肉肉”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分布在小畦子里,令人目不暇接、欣喜不已。





“这个棚一共两亩半地,
有十万棵多肉,一百多个品种,
最近我又引进了7000多棵多肉苗,
有五六个稀罕品种,这两天就到货。”
棚主人张红志说起多肉兴致勃勃。

据了解,今年26岁的张红志于2016年底从部队退伍,家住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二郎庙村,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退伍后,他投入全部精力向战友学习多肉种植技术,于2017年5月以40万元的价格接手了战友在穆李村的多肉棚,开始发展多肉事业。“战友比我早退伍三年,他现在去云南发展了,就转让给我了。”张红志说。

胧月、奥普琳娜、雪桃、蓝苹果……记者发现,多肉植物不仅外表呆萌可爱,名字也特别美,有的一个品种就有两三个名字。





“这个叫醉美人坠化,它的茎是扁的,普通的茎都是圆的,属于变异品种,因为产生变异的几率很小,所以价格也会贵一点。”张红志告诉记者,平时他喜欢用相机记录多肉的美丽,同样的地方,同样的“肉肉”,但是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画面,每天都会有新鲜感,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照片、做宣传、卖多肉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其大到各地的大棚棚主、小到小区里的超市,都是我的合作对象,平常来穆李游玩的人也都会带走几盆,总之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拓宽销路。”张红志边说边从手机里翻出用多肉植物布置阳台的装修效果图给记者看。“路北还有两个棚呢,他自己忙不过来,我和老伴开了30年的饭店不干了,过来给儿子帮忙。”张红志的父亲插话说。


三个棚,四亩半地,年收入20万,每天的销售额在1000到2000元之间,种植多肉不仅让这个90后小伙儿走上了致富之路,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